24小時內,英國連下三道“挑戰書”逼中國下場?山東艦掉頭返航南海
作者: 小李 2025-06-28 03:10:10
閱讀(56)
小時內,英國連下三道“挑戰書”逼中國下場?山東艦掉頭返航2025-06-2716:40·卸嶺力史果然,全世界將中國崛起當成威脅的不只有美國!6月25日,有外媒記者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提問:英國將投入8億美元,用來調查日益增加的中國“間諜活動”,對此,中方有何評論?這是否會影響中英關系?很明顯,單從這個提問就能看出,直到現在,英國還將“中國威脅”當成手中的一張牌,而在此之前的24小時之內,英國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兩道“挑戰書”,只不過讓英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方只用了一個簡單的動作就給出了回應。急于重返世界舞臺的英國脫歐后的英國,像一個剛解除了舊合約的演員,別說和美國相比,就算和法、德相比,因果的存在感都大大不如,因此迫切需要一個新角色來證明自己并未過氣。只不過無論是俄烏沖突、印巴沖突、伊以沖突,英國似乎都插不上話,于是,“全球存在感”成了它的新劇本。有了劇本就要選取景地,去哪兒演最能吸引眼球?最后因果還是選擇了印太地區,理由很簡單,這里有中國。英國和美國一樣,根本不會想到中國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英國對中國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又愛又恨。一方面,經濟上根本離不開,嘴上說著不能“脫鉤”,另一方面,政治上又必須站隊,把“間諜活動”和“安全威脅”的帽子扣過去。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定位,恰恰英國想要不斷給中國下“挑戰書”的原因。所以,作為第一道“挑戰書”,“威爾士親王”號的到來,首先是演給華盛頓看的,這是對美國“印太戰略”最直接的投名狀,期望在貿易等問題上換回一點溫情;其次,也是演給國內看的,只有把外部威脅渲染得足夠大,擴充軍備、升級核武庫的巨額賬單,才顯得不那么刺眼。紙糊的老虎這艘名為“威爾士親王”號的航母,在英國的劇本里無疑是最昂貴的道具。6月23日,它領著挪威、加拿大的幾艘艦船,組成了一支看似浩浩蕩蕩的“多國部隊”,浩浩蕩蕩駛入了太平洋。然而,這件核心道具的規格書,讀起來更像一份風險報告。它的艦載機F-35B,號稱五代隱身戰機,卻有個致命缺陷:為了垂直起降,犧牲了大量燃油和載彈量。這讓它成了一個“短腿”拳手,在廣闊的南海,還沒摸到對手,自己就得先找地方歇腳。更尷尬的是,這架金貴的戰機還在印度洋上出了洋相,因液壓故障緊急迫降,最后被大卸八塊運回國。航母無法前進,戰機無法起飛,無論是意圖還是技術,英國選擇這次遠航的可靠性,早已被打上問號。而且,這支艦隊本身也是個“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指揮協同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其核心的護衛力量,自身的動力系統也頻發故障。至于艦隊的預警系統,竟然主要依賴直升機,探測范圍和效率都十分有限。因此,無論怎么看,這場耗資2億英鎊的遠征,在國內通脹率高達7%的背景下,更像是一場打腫臉充胖子的豪賭。說白了,英國此舉就是在配合美國那套“印太戰略”,核心目的很明確:在亞太地區攪渾水,給中國的崛起之路添堵。至于第二道“挑戰書”,就是臺海問題,英國外交大臣在6月24日的國會拉米在國會應詢時稱,將會派遣更多的英國船只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前往臺海,說白了就是不過中國的主權呼吁,執意在臺海問題上給中國使絆子。南海、臺海,再加上所謂的中國“間諜活動”,短短一天之內,英國就用三道“挑戰書”擺明自己當下對待中國的態度。然而,對于英國這樣的行為,我們早有預見,因此一張早已鋪開的大網,就等著看能撈起多少大魚。
掉頭返航的山東艦當英國的艦隊還在路上時,東道主早已在自家的院子里擺好了陣勢。中國海軍已經掉頭返回的山東艦和遼寧艦,兩艘航母剛剛結束在西太平洋的演練,一南一北,穩穩地部署在第一島鏈內。這不是一場遭遇戰,而是一場有備而來的主場迎擊。更關鍵的是,這早已不是一場“船對船”的對決。解放軍等待英國艦隊的,是一個“體系化”的戰場,當F-35B自以為能靠隱身悄悄抵近時,殊不知從它進入南海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鎖定。天上有空警-500預警機,海面下有潛艇,沿岸島礁上密布著大型雷達,后方還有東風-26這類“航母快遞”嚴陣以待。因此,英國航母面對的,根本不是一艘中國的戰艦,而是整個中國的近海防御體系,在這種“降維打擊”面前,F-35B的隱身能力幾乎被清零。而為中國航母護航的,是兩艘萬噸級的055型驅逐艦,它們搭載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對于任何水面艦艇而言,都是一個無解的噩夢。因此,只要英國真的膽敢在臺海實行所謂的“自由航行”,那我們就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自由解體”。沉默的觀眾按理說,英國千里迢迢來捧場,美國這位“總導演”理應給足面子,然而,現實卻極具諷刺意味。就在英國航母小心翼翼地向前試探時,美軍的“尼米茲”號航母,卻始終與它保持著800公里的安全距離。這個距離,遠得像一個禮貌而疏遠的微笑,它傳遞的信息再清晰不過:兄弟,精神上支持你,但風險你自己扛,這場戲,你得一個人演下去。不用想,美國這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會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與此同時,世界的另一邊,中國正與俄羅斯、印度、伊朗等九國軍方高層會晤,深化軍事合作,俄羅斯更是直截了當地警告,絕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在亞太挑起對抗。英國的“自由航行”,在盟友的微妙距離和對手的嚴正警告之間,顯得格外孤獨和不合時宜。所以,我們能夠預料到的因果最終的結局,最終只能是草草收場。結語英國的軍艦全程被解放軍“跟監警戒”,這種如影隨形的“護航”,更像是一種不動聲色的驅逐。它想展示力量,卻暴露了技術短板;它想宣示存在,卻反襯出對手的體系化優勢。這次投資的“財報”堪稱慘淡,在戰略上,它不僅沒能嚇住誰,反而讓自己成了區域不穩定的一個尷尬因素;在軍事上,更像是一次昂貴的武器性能展示會,只不過主角是中國。炮艦外交的舊劇本,在21世紀的南海注定水土不服,英國試圖用昨天的邏輯,來應對今天的現實,結果只能是演砸,不是嗎?信息來源:上觀新聞2025-06-25《罕見!英國航母“大部隊”巡訪亞太,來干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5-06-25《英外交大臣:英國將繼續在南海、臺海展開自由航行》中國青年網2025-06-25《英國將投8億美元調查中國“間諜活動”?外交部:絕不接受任何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