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博主墜亡背后,誰在拿生命博眼球?探險
作者: 小王 2025-11-19 09:56:50
閱讀(34)
紅博主墜亡背后,誰在拿生命博眼球?2025-11-1810:32·濤哥話天下11月16日,青島嶗山的懸崖峭壁間,一架無人機吊著擔架緩緩升起,擔架上的遺體屬于當地知名戶外網紅博主。這個曾組織兩千余人登山社群、每周帶隊探險的70后博主,最終把生命永遠留在了他熱衷挑戰的險峰之上。更令人唏噓的是,事發前兩天,他還在社交平臺更新徒手攀爬巨石的視頻,鏡頭下無任何安全防護,腳下便是萬丈深淵,面對網友“適合中午發”的隱晦提醒,他還硬氣回懟:“你年紀輕輕就臥床等噶了嗎?”在這個“流量即收益”的時代,戶外網紅圈早已形成畸形生態。為了博關注、漲粉絲,不少博主把“極限挑戰”當成流量密碼,專挑未開發的險峻路線,拍攝時刻意省略安全裝備,用“徒手攀爬”“懸崖打卡”制造視覺沖擊。他們在鏡頭前展現的“從容淡定”,背后是對自然的漠視和對生命的輕率。這位墜亡的博主并非個例,從深圳七娘山的失足事件到宜昌山區的救援案例,多少網紅為了流量鋌而走險,把戶外運動變成了賭命游戲。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以險博紅”的風氣正在蔓延。部分博主把網友的安全提醒當成“羨慕嫉妒”,把專業人士的風險警示當作“危言聳聽”,在粉絲的追捧和流量的誘惑下,一步步突破安全底線。而平臺的算法推薦更是推波助瀾,那些驚險刺激的視頻往往能獲得更高曝光,形成“越危險越熱門”的惡性循環。殊不知,每一次點贊和轉發,都可能成為推動博主走向懸崖的無形推手。戶外探險的本質是對自然的敬畏與探索,而非拿生命博取流量的賭注。專業的裝備、科學的規劃、敬畏的心態,才是戶外運動的核心要義。那些沒有安全保障的“極限挑戰”,不是勇敢,而是魯莽;那些漠視生命的“流量作品”,不是精彩,而是危險。
平臺應當扛起主體責任,對高危無防護的探險內容加強審核,不能讓算法成為悲劇的幫兇;網紅從業者更該明白,流量終會消散,生命只有一次,脫離安全的“走紅”,終究是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