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日本比中國先進的技術,被我國完全拿捏美好
作者: 小鄭 2025-06-23 05:47:00
閱讀(44)
先進的技術,被我國完全拿捏2025-06-2123:36·小僧亂翻書2024年春天,氫能這件事兒,終于來了個大翻篇。日本當年高舉技術大旗,喊出要用氫氣驅動未來,全球第一個國家戰略、豐田燃料車上路、加氫站開遍東京都,還真有點“贏麻了”的架勢。可誰想到,十幾年后,真正把氫能鋪到實地、干到產業鏈條上的,卻變成了中國。沒敲鑼、沒打鼓,不靠發布會靠工程隊,全國氫氣產能全球第一,綠氫布局全球最大,加氫站翻了日本兩倍。這事兒,日本看得眼紅,美國看得著急。誰能想到,技術起點不如人,結局卻讓人刮目。下一步,中國還準備“再來一錘”。日本氫能,“起個大早,趕了晚集”2009年,日本政府搞了件大事,全球第一個國家級氫能戰略,在東京發布。當時的設想不低:2030年前要普及800萬輛氫燃料車,建成1000座加氫站。光是這兩個數字,就讓不少國家看紅了眼。媒體紛紛感慨:日本又一次站上了技術制高點。幾年內,豐田、本田、日產紛紛跟進。2014年,豐田的第一代Mirai上市,號稱只需3分鐘就能加滿氫,續航超500公里,零排放。看起來很美。但現實總有點棘手。截至2023年,日本的氫燃料車保有量還沒超過7000輛,全國加氫站也只有約160座,離當初的計劃差著十倍。別說千萬輛,連“上萬”都費勁。原因呢?很直接,貴、難用、沒地加。氫車一輛動輒五六十萬人民幣,成本壓不下來;加氫站稀少,排隊時間久,加一次還怕出問題。東京是個典型例子。2023年,市區加氫站平均相距10公里以上,平時排隊加氫要等20分鐘,冬天更慢。車主嫌麻煩、企業賠本、政府補貼也頂不住。這讓“氫能強國”的設想懸空在紙面,落不了地。日本的問題不在技術,而在模式。技術領先,但無法規模化應用,缺乏系統產業支撐。氫車搞出來了,可配套設施跟不上,商業化轉不動,企業靠補貼活,用戶靠信仰撐。表面風光,實際難走。而此時,中國還在沉默發力,一步步摸到了根子。不是搶先發,而是踩實地。下一步,就看中國怎么玩。中國這一步,走得“狠、準、穩”中國搞氫能,沒搞大動干戈。2016年開始政策試點,2021年《中長期氫能發展規劃》出臺,明確氫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方式不急不躁,卻極有系統。關鍵是,中國不靠“喊口號”,而是“做工程”。從生產端到應用端,每個環節都拎得清楚。2024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氫氣年產量超3650萬噸,產能全球第一。而且,綠氫項目設計產能占全球超一半。這不是在實驗室里比數據,而是在沙漠里、在電廠里真刀真槍干出來的。看一個點就明白:內蒙古鄂爾多斯的風光制氫項目,年產超10萬噸綠氫,直接供應下游化工產業。這樣的項目,中國已經有了十幾個。再看西北,新疆、甘肅、寧夏,全部上馬百萬噸級制氫基地,配套風光電站,一體化開發。沒人再等政策砸錢,企業是真看到市場、敢真投真干。終端場景也鋪得開。張家口搞冬奧氫能示范區,上海普陀區有氫能公交系統,珠三角的佛山南海區打造了完整氫能車輛上下游產業鏈。一個城市群就是一個“氫能生態模型”,落地能看、運營能測、數據能出。五大氫能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黃河中游,已經全部動起來了。技術當然重要,但更要看誰能干成事。中國之所以能拿捏,是因為下場比日本深,手段比日本全,場景比日本真。技術發達不等于系統領先。中國用“干活”的方式,把氫能從文件上搬到了工地上。前半場,日本講技術。后半場,中國講落地。這個“劇本換人”,來得不吵不鬧,效果卻扎實得很。技術領先不是靠論文,是靠工程隊中國的氫能,贏在哪?簡單說,贏在能落地、會組織、干得起。政策是先導。國家能源局明確支持氫能與風光電協同發展,財政部同步推出示范城市補貼機制,科技部聚焦關鍵零部件研發。誰參與?企業、科研院、地方政府,全線拉通。
2024年,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或區域出臺氫能專項政策。基礎設施是關鍵。2023年,中國建成加氫站超過350座,遠超日本160座總數。更重要的是,這些站點不僅“建得起”,還能“運營活”,背后有城市公共交通、物流貨運、氫氣供應鏈打通支撐。企業也不是“跟風”。濰柴動力、中石化、億華通、重塑科技、國鴻氫能、東方電氣……從氫氣制備到儲運,再到燃料電池系統,全產業鏈都有企業做專做精。2024年,僅在珠三角區域,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超700家,總產值近1200億元。最后,是市場本身給出的驗證。中國龐大的能源結構調整需求,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的現實壓力,還有地方對綠色交通的落地要求,全都給氫能找到了用武之地。它不再是“未來能源”,而是今天就能拉上高速、進到化工園的工具。日本花了二十年搞模型,中國五年鋪好了場景。誰技術更好不好說,但誰“玩得轉”,結果一目了然。參考資料:日本修訂《基本氫能戰略》背后的動機.海國圖智研究院.2024-08-07.日韓的“氫能突圍”之路仍布滿荊棘.汽車縱橫.2025-03-28.挖掘中國氫能政策數據,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中國科學院院刊.2024-06-25.日本擬調整戰略加快氫能發展.中國石油新聞中心.2023-04-18.ESG周報:中國綠氫項目產能占全球比例超一半,氫能發展或再提速.鄭點金融.2025-05-09.超3650萬噸!2024年我國氫能生產消費規模位列世界第一.環球網.2025-04-28.日本再被暴擊,氫能被中國超越.電動知家.2025-06-04.全球首個推出氫能國家戰略的日本,為什么燃料電池車普及滯后?.中國網.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