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警告來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并對美海軍艦艇發動導彈襲擊彈道導彈
作者: 小王 2025-06-24 00:04:36
閱讀(18)
警告來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并對美海軍艦艇發動導彈襲擊2025-06-2321:38·胖仔娛說“在美國襲擊福爾道核設施之后,現在輪到我們了”伊朗《世界報》的總編侯賽因·沙里亞特馬達里警告。6月22日,美國空襲了伊朗的三處核設施。伴隨著這一空襲,伊朗也絕不忍氣吞聲,就在當天伊朗的軍事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并且將自己手中的王牌之一,也就是一個早已被提到的選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提上了日程。而就在23日,伊朗議會贊成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報道。美國呼吁中國“阻止”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中方又作何回應呢?霍爾木茲海峽至關重要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提上日程,不僅是伊朗的一張王牌,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十分重視。畢竟這片狹長的海域,位于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之一。每天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通過這里運輸,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里是全球經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生命線。伊朗自然清楚這點,況且霍爾木茲海峽不僅是中東地區戰略的核心,更是伊朗在全球博弈中的“鑰匙”。自從美伊關系惡化以來,伊朗已經多次提到過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對美國制裁的報復手段。不過每次提到這個話題,伊朗也并不是絲毫沒有忌憚,畢竟封鎖海峽是一個雙方都討不到好處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到全球經濟,也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特別是對于中國這個伊朗最大的石油買家來說,更是致命打擊。但隨著美軍不斷升級的軍事壓力,尤其是6月22日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伊朗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伊朗的議會已經通過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提案,盡管最終決定權仍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言辭威脅。美國的空襲6月22日的空襲,顯然也是美國思考已久的。美國政府明確表示,這次空襲的目的是摧毀伊朗的核項目,而不是為了更替伊朗政權。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在發布會上簡要介紹了這次行動的規模:使用了包括B-2隱形戰略轟炸機在內的125架飛機,投放了75枚精確制導彈藥,其中包括14枚GBU-57巨型鉆地炸彈。這一系列軍事動作,表明美國已經將伊朗的核計劃列為頭號目標。盡管美國給出了“重啟對話”的政治信號,但伊朗顯然沒有準備妥協。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和外長阿拉格齊都明確表示,美國的空襲行為無法改變伊朗的立場,他們堅信自己有能力繼續推進核計劃。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在社交媒體上更是挑釁地表示,雖然美國的空襲摧毀了我們的核設施,但‘游戲’并沒有結束。導彈襲擊的威脅盡管伊朗的回應并未直接升級為全面的軍事沖突,但局勢卻在迅速演變。伊朗革命衛隊公開宣稱,他們將會采取更加直接的軍事行動,包括對美國海軍艦艇發動導彈襲擊。這一威脅的提出,標志著雙方對抗的進一步加劇。如果伊朗真的實施這一行動,后果將不堪設想,海灣地區的軍事沖突將進一步升溫,甚至可能引發一場全球性能源危機。而這一切也不是空穴來風,伊朗的“海巴爾”多彈頭彈道導彈,在6月22日的測試中首次向以色列發射,這款導彈被認為是伊朗最具破壞力的武器之一。隨之而來的,是伊朗對于美軍艦艇的威脅。這不僅僅是一次軍事挑釁,更是伊朗展現自身實力的一次宣告。畢竟美國海軍的艦艇常年駐扎在波斯灣,一旦伊朗真的啟動導彈攻擊,那么戰爭的火花將難以撲滅。中國的立場隨著事態的發展,國際社會的焦點也逐漸集中到中東這一地區,尤其是中國的立場。中國作為伊朗最重要的經濟伙伴,深知霍爾木茲海峽封鎖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伊朗石油的90%都輸送給中國,一旦海峽封鎖,石油供應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讓中國的能源供應陷入困境。中國并未站在一旁默不作聲,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聯合國安理會公開表示,美方的空襲行為不僅僅違反了國際法,也加劇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呼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并提出了安理會決議草案,要求無條件停火并保護平民。我們的立場十分明確:不支持軍事沖突,而是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這一點,正是中東各國和國際社會所需要的聲音,不過伊朗對中國的期望恐怕也并非僅限于外交上的支持。伊朗深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不僅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更會讓中國在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受限;這無疑會迫使中國在背后施加更大的影響力,推動事態朝著和平方向發展。全球能源市場專家們預測,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油價將可能飆升至每桶130美元,這無疑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毀滅性影響。特別是對于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封鎖將導致能源供應短缺,進而引發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液化天然氣的供應鏈也將面臨嚴峻挑戰,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氣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往全球各地。一旦伊朗決定封鎖這一關鍵海峽,全球經濟將深受其害。中國、印度等主要能源消費國將首當其沖,全球供應鏈的動蕩也將波及各行各業。伊朗清楚地知道,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后果也將波及自身。他們的經濟本已因國際制裁而陷入困境,如果采取這一極端舉措,伊朗不僅無法從中獲益,還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國際孤立。封鎖海峽雖是短期的戰略威脅,但長期來看卻是一個自損八百的選擇。一場不可避免的沖突?隨著局勢的不斷升級,伊朗的決策者們面臨著兩難選擇:繼續對抗美國,還是退一步尋求外交解決。霍爾木茲海峽的命運,成為了這場博弈的關鍵所在。封鎖似乎已經不再是空洞的威脅,而是伊朗決心捍衛自己在中東地區主權的行動。世界的目光依然聚焦于這一狹窄的水域,全球能源供應的安全,全球經濟的穩定,似乎都與這個海峽的安危緊密相連。
伊朗的決定,可能將會改變世界的未來。而對于全球來說,這場看似局部的沖突,可能正是更大風暴的前奏。文/編輯:小陽咩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