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藝術節:百場中外戲劇活動“化劇入景、化藝入境”話劇
作者: 小周 2025-11-04 05:44:28
閱讀(76)
新聞網中新網桂林11月2日電秋日的廣西桂林,山水與藝術交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城市中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連日來,百場中外戲劇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走進桂林的山水畫卷,共品一場藝術盛宴。10月24日晚,2025桂林藝術節開幕大戲京話劇《戲悟》上演,將傳統京劇藝術與現代懸疑緝毒題材深度融合,大膽的跨界融合創新俘獲大批年輕觀眾的心。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松巖認為:“京話劇,跨界也要講規矩,即是‘話劇的殼,京劇的魂’。”10月24日晚,2025桂林藝術節七星巖洞劇場上演希臘劇目《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楊宗盛攝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藝術節以“化境”為主題,以山水為紙、藝術為墨,分設戲劇、音樂、美術三大板塊,舉辦藝術講堂、中外劇目展演等百余場特色活動。來自中國、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希臘、德國、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師生齊聚桂林,為觀眾帶來國內外風格各異和精彩紛呈的藝術劇目。話劇《莊周夢蝶》在廣西省立藝術館拉開帷幕。這部由中央戲劇學院創排的話劇,是世界戲劇教育聯盟(WTEA)戲劇邀請展劇目。
該劇以莊子深邃的哲學思想為內核,展開一場關于執念與逍遙、真實與虛幻的終極思辨,堪稱一部浸透中國哲學智慧的詩意劇作。
10月25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的話劇《莊周夢蝶》演出場景。楊宗盛攝桂林藝術節組委會主任、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表示,戲劇是一種生活方式,桂林藝術節把握著國際化、年輕態的理念,很多外國青年藝術家懷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中國文化的好奇,來桂林感受中國文化、感受中國山水。桂林七星巖洞劇場好戲連臺。希臘經典劇目《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實驗劇目《借著愛的輕翼》,先后上演,當古老的戲劇遇上瑰麗的喀斯特巖洞,“經典”相逢便成就了另一個經典。“桂林藝術節的重要意義在于促進文化交流。這類藝術節如同連接文明的橋梁,不同國家、語言的人們通過藝術相互理解,我們面臨同樣的生活命題,追求同樣的幸福愿景。”格魯吉亞·紹塔·魯斯塔韋利國立戲劇電影大學校長喬治·沙魯塔什維利表示,桂林是靈感的源泉,雖然他去過很多國家,但這里的獨特體驗無可替代。10月26日晚,俄羅斯戲劇藝術學院帶來的劇目《一個簡單的故事》在桂林虞山公園的山劇場演出。鄧竣繽攝入夜,桂林虞山公園的山劇場拉開帷幕,英國劇目《工匠的仲夏夜之夢》上演,在對莎劇經典的大膽顛覆與爆笑重構中,原本邊緣的“粗鄙工匠團”終于站上舞臺中央,為自己正名。“一邊演戲一邊感受自然奇觀,這樣的體驗非常棒!”《工匠的仲夏夜之夢》導演迪亞哥·佐薩亞在演出結束后表示,演員們都非常喜歡在桂林的戶外場地演出,舞臺背后的山在燈光的襯托下令人驚嘆。
桂林藝術節賡續1944年西南劇展文脈,于2022年12月舉辦首屆,之后每年舉辦一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