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物業也開始撤場了......!守護萬家燈火
作者: 小孫 2025-06-26 02:00:18
閱讀(69)
物業也開始撤場了......!2025-06-2411:46·地產資管Plus2025年5月10日中鐵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告顯示:我司自提供服務之日起,一直處于收不抵支,并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虧損進一步加大。經我司綜合考量后,已按流程致函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辦事處,決定于2025年8月15日正式終止中鐵建花語佰驪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一央企物業的撤退一紙公告背后的行業寒冬當中鐵建物業發布撤場公告時,許多業主的第一反應不是歡呼,而是錯愕和挽留。這家背靠央企的物業公司,在重慶市場深耕多年,口碑尚可,卻在服務花語佰驪小區8年后黯然離場。公告中的一句話直指核心——“自提供服務之日起,一直處于收不抵支”。這不是個案。近年來,全國多個小區陷入“物業撤場潮”,而背后的原因驚人地一致:業主拖欠物業費、要求降費,物業公司長期虧損,最終選擇止損退出。諷刺的是,當物業真的要走時,不少業主才慌了神——“換一家物業,服務質量還能保證嗎?”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二誰在逼走物業?低繳費率與降費訴求的雙重絞殺花語佰驪小區體量僅5.17萬方,按100%繳費率計算,月收入僅十余萬元。而維持小區基礎服務需要20多名員工,加上設備維護、綠化保潔、公共能耗等開支,這筆錢根本不夠。更致命的是,實際繳費率可能連70%都不到。部分業主的邏輯堪稱“魔幻”:“物業服務不夠好,所以我不交費”——但物業費是小區運轉的血脈,越不交費,服務越差,惡性循環。“別人不交,憑什么我要交?”——僥幸心理蔓延,繳費率持續走低,最終拖垮物業。“現在流行降物業費,我們也得降”——在成本上漲的背景下,降費等于逼物業偷工減料或直接退出。物業不是慈善機構,當收入無法覆蓋成本時,撤退是唯一選擇。而那些長期欠費的業主,本質上是在讓繳費業主替自己買單。三物業撤場后業主真的能占到便宜嗎?歷史經驗證明,物業撤場后的小區往往面臨三種結局:“低價接盤俠”進場,服務斷崖式下跌新物業為了盈利,只能削減成本——保潔減少、保安撤崗、綠化荒廢,最終小區淪為“貧民窟”,房價也應聲下跌。業委會自管,陷入內斗泥潭部分小區嘗試自治,但缺乏專業管理能力,賬目混亂、效率低下,甚至爆發業委會貪腐丑聞。政府兜底,臨時托管街道辦或社區臨時接管,但只能提供最基礎的服務,品質無從談起。花語佰驪的業主們現在擔心:“中鐵建好歹是央企,換個小物業公司,會不會更差?”答案是大概率會。四惡性循環傷害的終究是全體業主物業撤場的最大受害者,恰恰是業主自己:房產貶值:物業水平直接掛鉤房價,服務滑坡后,房子可能一直貶值。
居住體驗崩塌:垃圾堆積、電梯停運、治安惡化……最終為“省下”的物業費付出更大代價。公共設施荒廢:消防系統失靈、水管老化、電路隱患,長期無人維護可能釀成安全事故。而那些帶頭拒繳物業費的業主,看似“精明”,實則損人不利己。五理性博弈而非情緒化對抗物業與業主的矛盾并非無解,但需要雙方回歸理性:業主應履行繳費義務物業費是小區運行的根基,拒繳等于自毀家園。若對服務不滿,可通過業委會協商或法律途徑解決,而非惡意拖欠。物業需提升透明度定期公開賬目,讓業主清楚錢花在哪里,減少信任危機。探索“質價相符”的收費模式針對不同需求提供分級服務,而非一刀切“降價”。六當央企物業都撐不下去時該醒醒了!中鐵建物業的撤退是一記警鐘——沒有合理的利潤,就沒有可持續的服務。業主們若繼續抱著“少交錢多享受”的幻想,最終只會迎來更差的物業、更糟的環境、更低的房價。物業費的本質,是業主眾籌購買服務。今天省下的每一分錢,明天都可能變成修復小區的十倍代價。今天你們少交的每一分錢物業費,明天都會變成砸在房價上的鐵錘!來源:物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