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可能趁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兵力分散之際,發動“武統”臺灣,島內網友群嘲:臺灣是宇宙運行中心?德黑蘭
作者: 小鄭 2025-06-24 07:19:54
閱讀(26)
大陸可能趁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兵力分散之際,發動“武統”臺灣,島內網友群嘲:臺灣是宇宙運行中心?2025-06-2321:41·澳門月刊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發動襲擊。這場世界關注的大事亦引發臺灣輿論關注,有臺媒體人聲稱,若美國不及時對伊朗出手,中國大陸可能趁美軍兵力分散之際,發動“武統”臺灣。言論其后引發島內網友群嘲,直言“可笑至極”,綠營認為“臺灣是宇宙運行的中心?”美軍于當地時間6月22日凌晨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后,伊朗于當天轟炸以色列,畫面為22日特拉維夫遭伊朗導彈空襲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就美軍行動進行了介紹,他稱此次行動名為“午夜之錘”。據介紹,本次美軍行動包括:動用包括B-2隱形戰略轟炸機在內的125架飛機;使用了75枚精確制導彈藥,其中包括14枚GBU-57巨型鉆地炸彈;美海軍艦艇發射24枚“戰斧”導彈;將B-2轟炸機部署至太平洋上空作為“誘餌”;美單方面轟炸,未動用以色列戰機。美防長赫格塞思表示,美國基本摧毀了伊朗的核項目。針對此次空襲行動,臺灣一些人士也拼命找存在感!當中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在社交平臺Threads發文認為,美國此舉并非單純處理中東局勢,更牽動印太地區安全。他引述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的觀點稱,若美國不及時對伊朗出手,中國大陸可能趁美軍兵力分散之際,發動“攻擊”臺灣。伊朗福爾多地下核濃縮基地6月21日晚間遭美國空襲。黃暐瀚進一步分析,美國如果不快速介入,一舉解決伊朗問題,大陸很可能趁著美軍抽不出手,“攻打”臺灣。“所以,遠在天邊的戰爭,其實與臺海息息相關。”黃暐瀚說。然而,有關說法其后引來島內網友群嘲。“可笑至極,以為全宇宙都繞著臺灣轉。”有島內網友在有關消息下留言諷刺,“民進黨認為臺灣是宇宙運行的中心,特朗普是為臺灣而生的工具人,特朗普事事講究臺灣優先”,“如果要把它解釋為是為了這個緣故才動兵,那就是自我膨脹到太離譜。”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后,伊朗6月22日發射飛彈襲擊以色列特拉維夫。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6月22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表示,特朗普之所以下令空襲伊朗,可從內外兩個因素來看,首先在內部方面,特朗普團隊有不小分歧,其中“副總統”范斯代表的“MAGA”派,主張美國不應再介入不必要的戰爭、任何的對外軍事行動都對美國不利,但特朗普最終發動襲擊,說明“MAGA”派被另一派勢力壓制。他指出,近日不少美國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和《福斯新聞》皆鼓勵特朗普發動空襲,現在的結果說明,這一派顯然占上風。而在外部因素方面,左正東提到,伊朗和歐洲的談判顯然無疾而終,這剛好給了特朗普空襲的借口,迫使伊朗走上談判桌。且美國還有一個算計,由于哈米尼年紀大且身體狀況不佳,且被認為是拒絕伊朗在談判時讓步的關鍵人物,美國希望藉此帶動伊朗國內政局變化,讓伊朗的務實派重新回歸。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后,總統特朗普在副總統范斯、國務卿魯比奧、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陪同下,于白宮發表談話。臺灣前“立委”蔡正元6月22日在臉書發文研判,美國的參戰方式會像1999年轟炸南斯拉夫(今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伊朗不是塞爾維亞,但也要提高警覺”。蔡正元表示,只要認為以色列有敗戰的風險,美國一定會參戰,而判斷的基礎是,首先,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已出現結構疲勞現象,攔截率從90%下降至65%,雖無重大戰損,但防空系統攔截率已快速下降,就代表以色列要全天候、全區域防備,這會使雷達、發射設備很容易系統性疲勞,伊朗只要找空隙估算特定時間和特定區域,發射飛彈消耗以色列的防空資源即可。伊朗人在德黑蘭示威,抗議美國轟炸其核設施。蔡正元說,再來,隨著系統性防空疲乏,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戰損效果逐漸下降,伊朗攻擊以色列的戰損效果則逐漸上升,只要達到損益兩平點,伊朗就有機會反守為攻擴大戰果,讓以色列的優勢逆轉,而美國這時就一定會下場參戰,且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及削弱伊朗教士政權,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和波斯灣國家的政治利益。抗議美國空襲的伊朗示威者高舉最髙領袖哈梅內伊的照片。
第三,美國的參戰方式不會像阿富汗戰爭,而是會類似1999年貝爾格萊德大轟炸,蔡正元指出,當年美軍共發射2300枚飛彈、投擲14000枚炸彈,轟炸塞爾維亞990個目標,造成2000名平民被炸死,并摧毀300所學校和20家醫院,破壞90處文化古跡,產生20萬難民。而目前以色列和美國尚未到達這個程度,“伊朗不是塞爾維亞,但也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