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即將變天!伊朗危險!空軍
作者: 小鄭 2025-07-01 03:25:22
閱讀(6)
即將變天!伊朗危險!2025-06-2907:13·領導力智庫伊朗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上揚言“將考慮因伊朗的鈾濃縮問題再次轟炸伊朗”。在此之前,以色列和伊朗雙方也紛紛對近來沖突進行了各自的“戰果”總結。以色列方面,軍方高調宣布6月27日對伊朗軍事行動完美結束,并且制定了新一輪行動計劃。防長卡茨在總結中稱,以軍本次行動“摧毀了伊朗境內防空系統、多個關鍵核設施和導彈生產系統,刺殺了多名伊朗安全高層和核心核科學家”,徹底粉碎了伊朗多年來“摧毀以色列計劃”,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了作戰目標。他還表示,已下令國防軍繼續制定針對伊朗的新行動計劃,包括鞏固以色列的空中優勢、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及導彈項目,并嚴厲回擊任何由伊朗支持的反以武裝。同時警告稱,此次代號為“崛起的雄獅”的軍事行動只是序幕,以色列將定期發動針對威脅的打擊,以挫敗伊朗及其盟友的所有“癡心妄想”。從以方表態來看,這是一次集“打擊核設施”“削弱防空”“定點清剿”于一體的軍事秀,通過削弱伊朗的綜合戰力,樹立以色列的威懾形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朗官方雖低調統計傷亡,卻態度異常堅決。伊斯蘭革命衛隊報告稱,近來沖突中有56名伊朗士兵陣亡,伊國內至少627名平民死亡、近5000人受傷。伊朗外交部公開宣布,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已拒絕任何與美國恢復核談判的計劃,并反復強調沒有開啟新一輪核談判的任何安排。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6日發表講話,向犧牲的軍事指揮官和科學家致敬,并聲稱伊朗“戰勝了以色列”。他進一步夸耀“美國也被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對美軍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動了成功襲擊。換言之,哈梅內伊把這場以伊沖突說成是伊朗對抗美以雙雄的勝利:在他眼中,伊朗既戰勝了以色列,也狠狠教訓了美國。面對以伊雙方的口水戰,特朗普迅速作出反擊。他連發多條長推,猛烈抨擊哈梅內伊的“謊言”。特朗普宣稱伊朗的三個核設施已被摧毀,自己知道哈梅內伊藏身何處,絕不會讓對方逃出生天。更駭人聽聞的是,他透露戰事收尾時曾指示以色列緊急調回一支規模龐大的空軍部隊直飛德黑蘭,準備發起“迄今最大規模的襲擊”,造成“巨大破壞”和“許多伊朗人喪生”。不難看出,特朗普的語氣中充滿了傲慢。他還宣稱自己過去幾天一直在努力爭取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為伊朗提供“快速復蘇”的機會,但在遭到哈梅內伊的“憤怒仇恨言論”攻擊后,立即放棄了這一設想。也就是說,在同一句話里,特朗普先許諾給伊朗“恢復生機”的機會,卻又因言語爭端馬上“說翻就翻”,最終又以恐嚇結束發言。他表示依然希望伊朗接受國際監督檢查以驗證不重啟核項目,并重申將“考慮因鈾濃縮問題再次轟炸伊朗”。這種此起彼伏的唇槍舌劍看似焦灼,實則充滿著復雜的政治算計。這正是特朗普的戰略計劃:一邊高調宣揚“給伊朗機會”之類的說辭,一邊揮舞起“炸彈按鈕”,典型的“先拋橄欖枝后揚鞭桿”策略。有一個關鍵信息值得注意:特朗普口口聲聲說要動手時,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否決了民主黨提出的限制總統對伊朗動武的提案。換句話說,特朗普的言辭雖然極端,但國會并未額外設置障礙,這讓他的咄咄逼人更顯囂張而無后顧之憂。這也代表伊朗接下來的處境是非常難的。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中,宋、楚、晉三國的博弈恰可對應當下伊朗、美國與以色列的三方角力。公元前599年,楚國以“假道伐宋”的詭詐之計掀起戰端——楚莊王故意不向必經的宋國借道,派使者申舟持節過宋時,更以“楚師將至,汝其備之”的傲慢挑釁周禮。這與美國以“伊朗鈾濃縮問題”為由頻頻揮舞制裁大棒、特朗普揚言“再次轟炸伊朗”的霸權邏輯如出一轍:強權總以“規則守護者”自居,卻肆意踐踏國際道義以制造施壓借口。宋國執政華元斬殺楚使時的怒吼“殺使亦亡,不殺亦亡,寧死一搏”,恰似伊朗面對美以軍事威脅時的破釜沉舟。當楚軍將宋國都城圍困九月,城中“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絕境,正對應伊朗在制裁下民生凋敝卻拒絕屈服的韌性。而晉國作為宋國名義上的“合縱盟友”,僅派使者解揚虛言救援,甚至暗中與楚國達成“弭兵之會”的妥協,這種“盟友靠不住”的困境,與以色列在美伊沖突中既借美國之勢打擊伊朗、又暗保自身戰略利益的雙重性高度契合——正如以色列防長卡茨宣稱“摧毀伊朗核設施”的同時,始終將美國的軍事支持作為行動背書。更具深意的是三國間的輿論攻防:楚莊王以“奉天討逆”標榜正義,宋國使者樂嬰齊卻在陣前痛斥“楚師無信,以大欺小”,將楚國的侵略本質公之諸侯,這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稱“戰勝美以雙雄”的輿論戰如出一轍;而晉國在宋楚和談時表面調停、實則坐觀成敗的姿態,恰似以色列在美伊對峙中既高調展示“軍事秀”、又避免直接與伊朗全面開戰的投機策略——就像以軍總參謀長扎米爾所言“打擊為加沙戰場創造條件”,其行動本質是借美國威懾實現自身地緣目標。當宋國以“城下之盟”換取楚國撤兵時,盟約中“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的虛偽約定,暗藏著楚晉爭霸的深層博弈,楚國退兵后旋即背約攻宋,反被宋國聯合晉國等諸侯以“不信不義”之名聲討,這與伊朗在核問題上“戰略模糊”的智慧異曲同工:表面接受國際監督,實則為外交博弈保留空間,正如伊朗外交部拒絕重啟核談判時,仍以“履約誠意”爭取國際社會同情。美國如楚國般恃強凌弱,以色列似晉國般借勢謀利,而伊朗則以宋國式的韌性在夾縫中求生。當強權以“莫須有”罪名編織威懾網絡時,弱者的生存之道從來不是單靠軍事對抗,而是如宋國般以“玉石俱焚”的決心打破威懾鏈條,用“輿論伐交”的智慧拆解對手聯盟,在“妥協表象”下暗藏戰略反擊的玄機。正如宋楚和談后,宋國雖暫處弱勢,卻通過“合縱連橫”重塑中原格局,這恰是伊朗在美以圍堵中仍能維系地區影響力的歷史鏡像:真正的戰略勝利,從來在于將危機轉化為重塑力量平衡的契機。這次伊朗防長訪華期間,向我國防長表達感謝,并希望我國繼續支持、主持公道,這作為上合成員國間的相互幫助,并無問題。然而,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卻發表了具有深意的權威講話,他稱伊朗不懼怕戰爭,但也不會卷入戰爭。“不懼怕戰爭”意味著伊朗能夠應對強加于身的戰爭;“不卷入戰爭”則表明伊朗清楚戰爭的起因。撇開伊朗內部因素,這場戰爭本質上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和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這兩個小集團內外勾結、進行訛詐的結果。對內,他們訛詐拜登們,內塔尼亞胡的對手們;對外,則訛詐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社會。而伊朗深知伊以戰爭爆發的緣由。所以,哈梅內伊強調戰爭本質上與伊朗無關,伊朗是受害者,是被大國爭霸或較量裹挾其中,或許這就是伊朗想盡快和以色列停火的原因。伊朗清楚自身地緣位置和伊核問題的重要性,曾試圖以此為籌碼,要求國際社會無條件幫忙,就像當年朝鮮問題那樣。但現實是,國際社會并未按伊朗預期行事。戰爭爆發初期,中國僅進行譴責,未明確支持伊朗維護主權;俄羅斯也表示不會派兵,僅提供人道援助。上合組織同樣只是譴責,直到伊朗開始抵抗后,各方才有所表態。這表明伊朗試圖利用伊核問題當籌碼的想法在第一時間就不現實。基于此,伊朗的態度想說的是自己不想“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不希望卷入大國紛爭。但話說回來,伊朗內部問題尚未解決,至今仍在“抓間諜”,外部又面臨美以的訛詐,若仍持這種態度,誰會幫你呢?哪怕你這話也是對美西方說的,但也存在消極影響。由于哈梅內伊表態期間,伊朗防長參加上合會議時又希望中國提供幫助,這種矛盾的態度只會讓各方看到伊朗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不利于伊朗尋求支援。鑒于伊朗這種態度,中俄巴伊四國召開上合組織閉門會議效果不會太大。接下來,伊朗內部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解決,戰爭還可能再次爆發。畢竟,美國、以色列和伊朗三方,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新的沖突。……………………《滿江紅·中東烽煙》核云壓城,西風烈、戰旗翻卷。抬望眼,白宮鷹唳,特拉維夫箭。崛起雄獅夸武備,斷纓壯士歌長箭。更哪堪,大漠起驚雷,山河顫。鈾濃縮,何罪愆?強權手,屠刀現。嘆宋楚博弈,古今同面。哈梅內伊揮鐵臂,特朗普舞黃金殿。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