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里的唐玄宗,為什么會布置“荔枝鮮”這死局任務?我在宮里做廚師
作者: 小錢 2025-06-25 23:00:29
閱讀(57)
《荔枝》里的唐玄宗,為什么會布置“荔枝鮮”這死局任務?2025-06-2520:03·狐述《長安的荔枝》講的是啥?就是唐玄宗當皇帝的時候(大概公元742到756年),也就是楊貴妃正得寵的年代。
劇里面有個九品芝麻官李善德,倒大霉了!因為皇上唐玄宗為了討好楊貴妃,命令他:必須在貴妃生日前,把嶺南那邊的新鮮荔枝,運到五千多里外的西安(長安)!這事到底有多離譜?主要是荔枝太嬌氣了,摘下來放一天,顏色就不好看了;放兩天,香味就沒了;放三天,味就餿了!當時最快的驛馬,五千多里路是什么概念?就算馬不歇、人不換,也得跑快二十天!荔枝擱路上早爛透了,這哪是送荔枝啊,分明是逼李善德去送命,妥妥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皇上又不傻,明知道辦不到,為啥還非要下這命令?試試看誰聽話、誰好使喚唐玄宗心里跟明鏡似的:這事基本沒戲!但他就是想看看,把這破事扔出去,底下人啥反應?誰老實,捏著鼻子認了?(比如李善德)誰滑頭,立馬找借口開溜?萬一真有個不要命的,硬是把這“不可能”給辦成了呢?說白了,送荔枝是假,皇上想看看手底下人誰好管、誰能用,才是真!你看李善德他領導(劉署令)多精,嘴上說著“哎呀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轉頭就把這要命的工作塞給李善德了。這活干好了未必有肉吃,干砸了?李善德就是第一個背鍋的!這就是上頭在挑軟柿子捏,看誰抗壓好使喚。讓大家都忙活起來,別瞎琢磨別的那時候的唐朝外強中干,北邊有安祿山手握重兵,朝廷內部幾個大官像李林甫、楊國忠都在爭權奪利。皇上搞這么個“全國運荔枝”的大工程,就是想讓是當官的都忙活這事,心思都用在怎么討好貴妃上。以此來轉移他們爭權奪利的注意力,掩蓋朝廷內部的混亂局面。右相楊國忠借著“貴妃想吃”的由頭,將原本計劃運送10棵荔枝樹的數量,直接增加到200棵。下面的官員見狀,紛紛效仿,不斷加碼。最后勞民傷財,全國上下瞎折騰!一旦老百姓對這項工程表示不滿,官員們就把責任推給李善德;當國庫因為這項工程資金不足時,一些官員還可以趁機中飽私囊。本來是為討好貴妃的運荔枝工程,最終卻演變成了官員們謀取私利的工具。殺一儆百,顯擺皇上說了算唐玄宗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明白:我是皇上!我的話就是圣旨!規矩?人命?在我這都不算個事!為了運荔枝,李善德被逼得砍果樹、強拉老百姓干活、隨便動用驛站的兵馬錢糧…干的都是踩紅線的事。可是劇里面楊國忠直接掏出一塊代表皇上的銀牌,明晃晃地告訴所有人:“規矩?那是給沒權的人定的!老子有權力,想咋干就咋干!”從小吏到覺醒李善德沒后臺、沒銀子,但腦子好使,數學特別棒!他算準荔枝能保鮮幾天、設計好最省時間的路線、甚至動用了最高級的“八百里加急”傳信,硬是把這“不可能”給辦成了!但李善德就只是在下苦功夫嗎?當然不是其實他也會借勢!地方官刁難?他立馬亮出楊國忠給的銀牌,對方立馬慫了!商人蘇諒不信能辦成?他用精確的數據算給對方看,堵得對方沒話說。說白了,就是扯著領導的虎皮當大旗,給自己開路!但李善德為了事能辦成,他默許蘇諒夾帶點私貨走私;給管驛站的小官送點綢緞、給轉運的官員塞點好處。這都是沒辦法,小人物想活命、想把事辦成,有時候不得不低頭。當李善德親眼看到為了運荔枝,三十畝好好的荔枝園被砍光,老百姓流離失所,他實在忍無可忍,直接懟楊國忠:“這每一顆荔枝,都沾著老百姓的血和淚啊!”這種看清了世道黑暗,但自己不肯跟著變黑的心氣,才是他跟其他官不一樣的地方。荔枝送到了,但李善德把右相得罪了,全家被貶到廣東(嶺南)。不過,他反而在荔枝林里找到了清凈日子。有時候,看起來是栽了跟頭,其實是徹底看清了,也解脫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有時候看似栽了大跟頭,卻也因此看清了很多事,心里反而輕松了。權力那點事皇上用荔枝試探人心,大官們像楊國忠用荔枝撈錢撈權,李善德這個小人物,就在這漩渦里被逼著成長,最后也算看透了。追劇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像看到了自己?誰沒碰上過“領導嘴皮一動,下屬腿跑斷”的憋屈?誰沒為了項目忍過氣、低過頭?最后李善德在荔枝園那句話挺實在:“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離終點多遠的地方。”#電視劇##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歷史##雷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