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習慣可能會讓你的耳朵突然就聽不見了,趕緊改!我想靜靜
作者: 小李 2025-07-01 00:48:15
閱讀(21)
這些可能會讓你的耳朵突然就聽不見了,趕緊改!2025-06-3010:11·上海寶山正確愛耳護耳,這4個不良習慣趕緊改。01長時間使用耳機長時間使用耳機是年輕人聽力受損的主要原因。長期戴耳機加重對內耳毛細胞的傷害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耳機里放的是好聽的音樂、故事等,怎么能算噪音呢?其實,只要音量夠大,都是對聽力有害的噪音。我們戴耳機時,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貝,如果直接開到100分貝左右,不足15分鐘你的內耳毛細胞就可能要罷工。注意,戴耳機睡覺非常傷害聽力。人雖然睡著了,但耳朵會連續暴露在噪音下數小時,這大大增加了內耳毛細胞受損的風險。戴降噪耳機和骨傳導耳機也會傷害聽力與入耳式耳機比,降噪耳機的隔離效果好,在噪音環境中,不用特別調大音量也能聽清;骨傳導耳機不用塞到耳朵里,出現真菌感染的機會小。但并不是說這兩種耳機就不傷聽力了。只要是耳機,只要是有聲音傳到耳朵里面,內耳毛細胞就會振動,只要使用時間長、音量大,一樣會傷聽力。正確使用耳機,牢記這三點:1.戴耳機時,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不要超過60分鐘,外界環境聲音最好不要超過60分貝;2.每天使用耳機總時長不要超過3~4個小時;3.做好耳機清潔。戴耳機時耳道內空氣不通暢,且相對潮濕,容易造成細菌或真菌感染。02頻繁掏耳朵有人癡迷掏耳朵,覺得不把耳垢清理干凈就渾身不自在。其實,耳垢并非一無是處,有抵抗細菌、病毒感染,阻擋外物入侵,保護鼓膜等作用。外耳道有一定的自潔功能,加上運動、吃東西、說話時的動作,大多數情況下,耳垢可以自行排出。為了清潔頻繁地挖耳朵,會破壞外耳道正常的微環境,造成刺激性炎癥,引起外耳道感染、發炎。另外,掏耳朵真的很容易把耳朵掏傷,導致鼓膜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情況。出現這些情況,才需要掏耳朵:1.耳垢結成團塊堵塞外耳道,導致聽力減退;2.油性耳垢堵塞外耳道,導致聽力下降;3.外耳道或者頜面發育畸形;4.耳部有慢性疾病(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濕疹、外耳道膽脂瘤、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出現以上情形,建議去醫院耳鼻喉專科就診,由醫護人員在專業儀器的輔助下進行處理。03雙手捏鼻子擤鼻涕擤鼻涕時,切忌兩個鼻孔一起用力,這樣做可能導致聽力下降。擤鼻涕用力過大,易引發急性中耳炎在我們的耳朵和鼻子之間有一條通道叫咽鼓管。用力擤鼻涕時,鼻腔內的壓力會急劇升高。如果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涕,這種壓力無法從鼻孔釋放,就會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腔。此時,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體(如細菌或病毒),就容易通過開放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此外,過度用力擤鼻涕還可能導致鼓膜受到壓力,引起鼓膜穿孔,不僅會損傷聽力,還會引起嚴重的感染。小朋友擤鼻涕,更容易受傷害兒童自身抵抗力較差,咽部淋巴組織豐富,腺樣體扁桃體經常增生肥大,隱窩可隱藏細菌和病毒。同時兒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寬、直,呈水平位。如果孩子經常雙手捏鼻子擤鼻涕,更容易引發急性中耳炎。如何正確擤鼻涕:1.不要同時捏住兩側,先捏一側,稍微用點力擤出來擦干凈,然后換另外一側。2.控制好擤鼻涕力度,不要太用力。3.擤鼻涕后把紙巾丟到垃圾桶,然后洗手,注意衛生。04經常熬夜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內耳血管痙攣,進而影響到耳蝸中負責聽覺功能的毛細胞、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當耳蝸受損,聽力就會突然下降。熬夜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病毒、細菌感染,這些病原體也可能直接影響耳蝸,引發突發性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