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熱折射市場信心足內地企業赴港
作者: 小李 2025-06-27 08:18:08
閱讀(34)
日報今年上半年,香港資本市場強勁復蘇。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17日,香港市場累計約40家公司完成IPO,募資總額約78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和565%。尤其是5月份,在多只超級大盤股帶動下,港股IPO迎來大爆發,令香港當月融資額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港股IPO呈現三大主線5月20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本次項目為2023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IPO,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H股IPO。對香港資本市場而言,寧德時代H股IPO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增強了香港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同時具有示范效應,帶動A股其他企業赴港上市。5月23日,國內創新藥企業江蘇恒瑞醫藥在香港上市,為近5年港股醫藥行業最大IPO,顯示出國際資本對中國醫藥創新領域的高度關注。5月23日,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癌癥早篩生物技術獨角獸企業MiRXES(覓瑞)在香港上市,吸引23家國際機構投資者參與,國際配售占比超40%,上市首日大漲,凸顯全球資金對優質生物科技公司的強勁需求。這三大港股IPO是港股市場火熱的縮影。今年二季度,港股IPO呈現“硬科技+新消費+生物醫藥”三大主線。按行業統計,募資額首先向高端制造領域傾斜,其次是醫藥生物板塊和消費零售板塊。這種結構顯示,科技、醫藥、消費正成為港股IPO的支柱。從地域上看,中國內地企業占據主導。募資額高的新股均來自內地,其中相當部分為已在內地上市或運營的知名企業,通過H股或紅籌形式來港“雙重上市”或分拆上市,如赤峰黃金、恒瑞醫藥、寧德時代等。此外,東南亞及海外企業亦有所斬獲,例如新加坡的MiRXES等,顯示香港對亞洲其他地區公司的吸引力。投資氛圍火熱估值分化從市值規模看,港股二季度上市的新股市值兩極分化明顯。一方面,以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為代表的巨型IPO抬高了整體平均募資規模,使上半年港股IPO平均募資額同比大漲5倍,達近10年同期高水平。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業亦登陸港股。這些小盤新股通常發行規模在1億港元至5億港元之間,依靠市場機制完成融資。這反映出港股IPO市場已形成“巨無霸+細分成長企業”并存的格局,吸引行業龍頭來港上市募資的同時,持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上市。港股新股首日平均漲幅和換手率均較去年明顯提高,顯示投資者對高質量龍頭企業的認購熱情高漲。同時,新股破發率顯著下降。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由于今年市場整體回暖,恒生指數(24325.4,-149.27,-0.61%)年內大漲,提振新股定價和交易氛圍;另一方面,監管引導下發行定價相對理性,也減少了破發案例。不過,首日表現也出現分化,一些小盤股交投清淡,首日漲跌幅有限。這表明投資者情緒雖整體改善,但仍偏好業績穩健、題材突出的公司,對商業模式存疑的企業保持謹慎。專家認為,香港新股市場呈現“大型紅籌+創新型公司”并存格局,一方面連接內地的互聯網、高端制造、醫藥等明星企業,另一方面也吸引東南亞等地的新興公司來此上市。香港IPO定價兼顧國際基石投資者和散戶需求,通常采用市場化的詢價機制。今年二季度的幾宗大型中資股在港發行價相對于A股股價均有一定折讓,以吸引認購。但折價上市后,由于基本面優秀,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很快獲得追捧并上漲。在消費類新股方面,由于市場情緒火熱,不少公司以接近估值上限定價甚至超額提價發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近年來,香港交易所(420,-2.00,-0.47%)和監管機構推出多項改革措施,為IPO市場注入活力。首先是優化上市制度,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實行“特專科技公司”制度等,相關舉措降低了創新企業上市門檻,并推動上市審核流程提速。同時,港交所上線新的新股結算平臺,將IPO資金凍結周期從5天縮短至2天,大幅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和發行流程便利度,提高了打新資金周轉率,增強了市場流動性。今年5月份,港交所推出“科企專線”,允許特專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遞交上市申請,這一舉措被視為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的重要信號。香港資本市場離不開內地大力支持。去年4月份,中國證監會與香港方面深化合作,采取5項措施進一步拓展優化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其中,簡化了中資企業赴港上市備案程序,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這促使“A+H”兩地上市熱潮興起,截至5月底,已有5家“A+H”新股上市。與此同時,港股IPO吸引大量優質內地企業排隊。截至6月中旬,港交所披露的在審IPO申請已逾150宗,創近年來新高。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3月份,為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質效,證監會召開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全體會議,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各部門政策銜接、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更好發揮協調機制作用,為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記者了解到,截至5月底,有119家赴港上市企業在證監會申請備案中。“全球資金重新布局中國資產。許多港股IPO在招股階段即吸引國際長線資金超額認購。這些資金看重香港作為中國離岸市場的獨特地位,愿意通過參與H股IPO來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紅利。同時,港元與美元掛鉤也降低了他們的匯率風險顧慮。”中金公司(17.8,-0.78,-4.20%)投資銀行部香港組執行負責人陳永仁認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核心企業的長期價值充滿信心,這種信心在香港市場集中體現,也成為新股定價堅挺、上市后表現強勁的底氣。中信證券(24.3,-0.25,-1.02%)研究部有關人士表示,全球資金有繼續增配中國資產的需求。預計下半年國際資金流入香港新股市場的趨勢大概率延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新時代背景下將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