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錯價,今有放錯票,事后一句道歉加代金券補償,這事就結束了,咱們的互聯網真是越來越魔幻了、越來越顛了!這兩天,票務平臺貓眼,又被網友們吐槽上了
熱搜,關鍵詞是「貓眼偷偷放票」……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概是在昨晚10點30分左右,在無預告的情況下,突然釋放周杰倫濟南站,9月20日場次的大量門票,涉及多檔價位,最高單筆訂單超2000元。
很多幸運的周董粉絲,在沒有任何預告的大概不到12分鐘的時間里,幸運的搶到了票……當支付成功的截圖、訂單短信發在用戶手機里的時候,搶到票的幸運兒們奔走相告,社交媒體上瘋狂曬單,周杰倫演唱會的門票那多難搶,可能很多人沒體驗過,但至少都有所耳聞。甚至,還有搶到票的粉絲,第一時間就訂好了機酒相關票。還有之前搶到19號場次門票的粉絲,因為搶到了21號的票,就第一時間把19號的票給退了。
但當他們高興了大概一小時,剛剛搶到的票,在沒有任何與用戶溝通的情況下,就被貓眼單方面強制退票了。
而用戶也只收到了冰冷冷的來自銀行的退款到賬通知。甚至,有用戶表示,和朋友商量住宿,去哪里玩都訂好了,準備美滋滋的發個小某書,結果沒編輯完就彈出一個提示:
收到退款,再點進去貓眼,訂單已退款,找客服系統提示客服不在工作時間。而據用戶的說法,這個單方面的退款貓眼官方沒有致電用戶、甚至連一條短信或者平臺私信都沒給用戶發,協商一下,就非常強勢的單方面退款了。且單方面退票的同時,關于退票的原因,貓眼也未第一時間做出任何解釋說明,用戶都是一臉懵接著一臉懵。「刷到放票激動死了,結果直接退款,任何補償措施都不提,為什么自己退,平臺要收手續費,平臺給用戶退就這么隨心所欲,請貓眼給我一個解釋……」搶到的演唱會門票突然被退,那些第一時間定了機酒訂單的用戶,退機票酒店的手續費誰掏呢?還有更慘的就是,因為搶到新的門票,而退掉之前門票的用戶,第二張門票被貓眼強制退掉后,等于一張票都沒有了,還倒貼了手續費。這不是把用戶當日本人整嗎?貓眼被罵上熱搜后,終于扛不過,今日凌晨一點,終于站出來發布了聲明:稱這次突然放票是誤操作釋放出前期退票導致的回流票。情況說明同時表示,這是工作人員在模擬周杰倫濟南站「二次開售超大流量」壓測,結果誤操作了,所以
這部分訂單系統自動退票退款,給用戶補償200元無門檻演出代金券。「給歌迷朋友造成的困擾我們再次深感抱歉」……貓眼的行動倒是快,200元代金券,馬上就發到被退票用戶的賬戶了。看到這一幕,網友們紛紛不買賬。
有人表示,又是熟悉的道歉加代金券,這玩意,真是看的聽的眼睛耳朵都起繭了,
這些年互聯網平臺、有頭有臉的大品牌,玩標錯價那套
戲碼還少嗎?現在又開始玩放錯票了?還有網友表示:它明明說是自己的失誤,卻想拿著兩百塊的帶金券
就把用戶給打發了,那么那些退掉原來的票,以及訂了機酒的用戶,損失難道要讓用戶自己買單?也有用戶在冒煙官微的評論區,給冒煙
普起了法。并曬出了多條相關法規,比如電子商務法中,大家已經被標錯價事件洗腦到倒背如流的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
條件的,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平臺不能以格式條款等
方式約定支付價款后合同不成立,無權單方面取消訂單……還有,三倍賠償相關的條例,不知道貓眼這一出,該怎么算呢?但不管怎么算,貓眼自己的失誤,造成用戶權益受損,絕不是一句道歉和200元代金券就能打發的。在貓眼情況說明的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不需要代金券,就要門票。「你們的技術問題為什么讓消費者買單,大家難道沒有付錢嗎?不都是按照價格支付的?你們不聲不響取消了門票,憑什么」「好不容易搶到這么一次讓你給退了。。。。給我200代金券讓我看著玩呢。。。。。。
還給我倫帶熱搜上你玩我就算了最后要讓我杰倫因為這個被罵我是絕對不會算了的看我怎么投訴你無語死了一天天的。。。」而也有用戶對貓眼的情況說明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在貓眼的情況說明中,官方明確表示,釋放出來的票是用戶前期退票導致的回流票。那么就意味著,這些票不是為了測壓而設置的虛假的票,而是真實的回流票,那么是不是說這些票,最終還是要放出來賣掉的?那么既然不小心賣掉了,賣掉的是真票,為何貓眼還要再單方面收回去?持有這個看法的用戶不在少數:「自己都說了回流票,說明沒有賣超,為什么要強制退……」「這些票都是真票,憑什么不作數……」在社交媒體上,大量的聲音對貓眼的操作表示不能接受。
有用戶提出了三點:一、此次購票是在貓眼平臺進行,誤操作是平臺造成,非
購票人原因,強制單方面退票屬于違約行為,購票人不同意解除合同,要求正常提供演出服務!二、補償方案為平臺單方面做出,未與
購票方協商,屬于單方意愿,強制性條款!三、補償券只能在平臺使用,與正常退票退現金或扣手續費不一樣,屬于限制或引流消費!!也有網友表示:誰差你兩百塊啊,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也有網友曬出此前在貓眼購票遇到的類似情況。當然,這件事里更重要的是,貓眼官方稱是工作人員誤操作,但沒有展示任何誤操作的證據,那么如果要有說服力,或許貓眼不能在這一份情況說明后就沒下文了,而是拿出更有力的證據,請求用戶的諒解。。如果到此結束,那么多被退票的消費者似乎也只能接受所謂的道歉,和200元的代金券。我們只能說,如今的互聯網,被稱為上帝的用戶,真是卑微到塵埃里了……在互聯網技術、AI、大數據等技術如此發達的當下,為什么像這么大的平臺會出現這樣的錯誤?12306每天那么多用戶,那么多不同的線路,怎么沒見放錯票?尤其這些年類似的錯誤隔一段時間就會沖上熱搜一次,小柴也是寫過很多這方面的選題,最近的一個選題就是「單方面關閉訂單不發貨,李佳琦又
陷石頭風波上熱搜了……」類似的還有「一單沒發賣慘又侮辱買家,這世上有比標錯價更離譜的事嗎…?」關于類似的事情,也有法院宣判案例,「花9990買到十部iPhone!標錯價歪風終于有人治了!」然而,
更讓小柴不理解的是,作為這么大的互聯網平臺,為何一家接一家,在出現類似的情況后,能強勢、囂張到這個地步?尤其單方面取消
訂單,強制退款這件事,它們已經囂張的給用戶連聲招呼都不打了。
退一萬步講,如果真是技術失誤,或者工作人員誤操作,導致發生類似運營事故,跟用戶講清楚,如何退款、如何賠償,和用戶事先進行協商,想必大部分用戶還是能理解萬歲的。然而,它們為何偏偏不?或許也正是如今的各領域的互聯網服務,已經進入深度壟斷的時代,就算服務再差,體驗再差,你不得不用。尤其票務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投訴的重災區,消費保平臺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5年期間,消費保上票務平臺相關投訴量累計達14.79萬件,涉訴金額超1.58億元。
而在這些投訴中,退改規則不透明、霸王條款導致則是最常見的投訴項中,退改問題投訴占比接近五成四,成為投訴的首要問題,其次就是霸王條款。甚至,票務行業極差的用戶體驗和服務,也成為熱搜的常客,而這一切,問題出在哪里,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僅從單方面強制退票退款這樣的事件來看,這個行業投訴多,就不難看出,這個行業的平臺方,在這個產業鏈上是有多么的強勢,而這樣強勢的態度,或許也是這行業投訴量激增的關鍵原因之一。那么從這個層面來看,如今的票務市場,似乎并不是那么在乎投訴和用戶口碑問題,而要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唯一的解法,只有重罰,讓它們付出該付的代價了。
柴狗夫斯基??作者|小柴叁號編輯|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