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友竟狂言:倘若中日再次開戰,中國必將納入日本版圖!巡洋艦
作者: 小吳 2025-06-29 02:04:07
閱讀(40)
日本竟狂言:倘若中日再次開戰,中國必將納入日本版圖!2025-06-2819:24·平南在即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時刻,一些可笑的言論居然出現在了互聯網上。某些日本網民最近在論壇上嚷嚷“吞并中國”的傻話,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種說法可笑至極,但仔細一想,不免還是有些細思極恐。當年侵華日軍屠刀下的血還沒有徹底干透,甚至日本畢竟還沒有完全承認他們犯下的罪行!可是更加激進的言論居然再次出現了,看樣子無論到什么時代,依然有人在做軍國主義的白日夢!可惜,以如今中日兩國的實力對比,日本也就只剩下做夢了。那到底中日兩國現在有多大的實力差距?兩國真的再次開戰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局勢呢?一、軍事差距提到跟日本的軍事實力對比,就不得不提當年那個屈辱而又悲壯的年代??箲饡r期中日兩國的實力差距,堪稱天壤之別!軍市場全方位的代差,讓中國每場戰斗都只能用人命去填,用血肉去拼!1937年,日本已經是亞洲的工業怪獸,工業總產值足足有六十個億美元,而中國全國才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這些工業實力是散布在全國各地,由各個軍閥掌控,無法形成有效的軍事備戰。東北淪陷之后,這個數字還被削減了將近一半!而鋼鐵產量更是赤裸裸的碾壓,日本年產出580萬噸鋼鐵,中國僅僅只有4萬噸。145倍的差距,讓中國士兵連刺刀都得省著用。石油產量更是沒法提,日本年產量169萬噸,中國才1.31萬噸!也就是說真的給中國足夠的飛機,也沒有油料飛得起來。真實力量的對比,更是讓人感到絕望!表面上看中國有200萬常備軍隊,而日本只有38萬常備軍。但實際情況是中國的軍隊大多都是抓壯丁的能力,有些士兵連槍都沒有,人均子彈都不足四發!日本的軍隊背后還有著440萬的預備役,完善的預備兵役制度讓日本隨時能變成戰爭機器。制約海軍對比則完全沒有意義,日本當時擁有全球第三大海軍,擁有190萬噸的鋼鐵艦隊和4艘航母!抗戰初期,民國的海軍才只有幾艘老舊巡洋艦,總噸位才6萬噸。即便如此,在淞滬戰役爆發時,海軍還是駕駛著這些北洋時期的破船,英勇的沖向日本艦隊!最終倒在沖鋒的海面上。可是,當年的屈辱已經成了歷史,如今中日兩國可以這樣說,“從此以后,攻守易形了”!先說軍事上的差距,如今中日兩國的差距,不是當年的那種對比,如今簡直就是泰森吊打幼兒園的小孩!中國現役兵力200萬,預備役300萬,坦克超5000輛,火箭炮3500門,擺開陣勢,能把日本列島犁三遍。如果再加上核武器,直接將日本陸沉太平洋都不是問題?,F在日本自衛隊總兵力有大概24萬人,預備役才不足6萬人。因為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目前僅裝備1000余輛坦克,且以防御為主。整體實力還不如中國西部戰區的一個重裝部隊。雖然這些年日本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但是軍事力量還是卻始終發展緩慢。尤其軍事科技,大多力量還是依賴進口。從海軍力量上進行對比,中國海軍的總噸位超過240萬噸,擁有3艘航母和52艘驅逐艦,其中還包含14艘055型萬噸大驅。另外,中國還擁有70艘潛艇。從軍艦的總噸位上來說,日本跟中國根本沒法比。日本海上自衛隊噸位不足80萬噸。日本憑借先進的技術,反潛能力很優秀,但是缺乏核潛艇和遠程打擊能力。更重要的是核心系統代碼都是美國提供的,整個海軍都受制于人。更關鍵的是雙方目前的工業能力完全不在一個平面上,中國年造船產能占全球40%,可同時開建多艘大型艦艇,完全能夠復刻二戰期間美國艦船下餃子的場面。反觀日本,艦艇老化率達60%,新艦補充速度不足中國三分之一。空軍方面,日本僅有約40架F-35,然而一開始的軍事計劃中是有147架,但大多數飛機,美國并沒有提供到位。另外,日本地主力F-15J,機齡基本都超過30年,都是昭和時期的老古董。而中國方面,空軍列裝的六代機殲-20超過200架,五代機殲-16超過300架,另外還有最近大放異彩的400架殲-10C。另外,中國還擁有預警機、加油機和完整的無人機編隊!可以組成整體而完整的空軍作戰體系,配合導彈力量,完全可以碾壓日本空軍。中日之間最大的差距還是遠程戰略打擊能力,中國的東風-17導彈,是國際最先進的高超音速導彈,速度能夠達到10馬赫以上,也就是說反應速度不足三十秒,實戰中根本無法攔截。另外還大量配裝了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以及東風-41洲際導彈!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外宣稱大約擁有350枚核彈頭,具備二次核反擊能力。而日本本身是無核國家,當然,自己領土上挨的那兩枚不算。而日本的反導系統完全依賴美國“愛國者-3”,12式導彈射程僅900公里。也就是說中日兩國如果再次開戰,無論從空到地,日本都是被碾壓的存在,基本不會有任何機會。二、經濟碾壓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戰爭的本質其實還是拼經濟基礎!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早就超過日本,中國足足有23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將近5倍,日本目前只有5萬億美元。工業制造總值占全球37%!遠超日本的8%。如今的中國工業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和666個小類的全產業鏈體系。而日本的能源有90%依賴凈進口,最重要的是,關鍵工業的30多種礦產資源,庫存量僅夠使用三天左右。而且大多數都依賴于從中國進口。至于核心產業,如今的日本更沒有辦法與中國比擬。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年產1800萬輛,比例上占全球的68%。作為日本最大的車企,豐田電動車占比不足其總產量15%。尤其是中國稀土集團控制著全球88%的永磁體原料,完全掐住了日本車企的高性能電機生產。返回來再看看當年抗戰時期日本碾壓中國的鋼鐵產量。如今的中國是10.2億噸,而日本只有7800萬噸。最有趣的是,武漢鋼鐵集團一個企業的特種鋼產能,等于整個日本鋼鐵業!而寶鋼生產的艦用鋼板良品率已經遠遠超過新日鋼鐵。尤其是在攸關戰爭潛力的領域,中日兩國的差距更大,中國年造船能力突破5000萬噸,可同時開建4艘航母!而日本卻只能同時建造單艘驅逐艦的建造!三、整體實力除了經濟實力以外,人口的結構差距更大。日本勞動力總量正在極速萎縮,比例甚至達到每年1.2%。而且在重要領域,比如重工業的工程師,平均年齡已經達到了49歲。面對積蓄的老齡化問題,三菱重工不得不讓80歲的專家返聘回來。再看中國,每年都有至少820萬理工科畢業生,工程師隊伍并不缺乏。說到老齡化問題,中國雖然也同樣嚴重,但是制造業的人力資本總量,仍是日本6.8倍!中國工業母機國產化率徹底突破了85%,工業軟件自給率達到了72%,當年東亞產業鏈第一的寶座已然從日本轉移到了中國。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如果中日兩國真的開戰,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局面呢?也許在戰爭初期,日本可以靠技術優勢占點便宜。他們的宙斯盾艦反導能力確實強,F-35戰機也能短暫爭奪局部制空權,加上幾十年積累的反潛網絡,或許能擊沉幾艘中國驅護艦。不過可惜,這種優勢持續的時間可能短的可憐。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10分鐘就能覆蓋沖繩基地,或者防御導彈根本不可能攔截。而東風-26則直接覆蓋關島基地,將美軍航母的干涉徹底逼退!在中國反艦導彈的飽和式打擊下,日本的那些海軍只怕留不下幾艘船。尤其是在中國的戰爭機器正式開動之后,日本的致命短板就會把它帶向真正的滅亡!日本90%的石油都依靠海運。中國海軍只要卡住宮古海峽和馬六甲,用不了20天,日本的所有加油站就得變成停車場。日本的海軍就得趴在港口成為擺設。同時稀土的斷供,也會讓整個東京的電子生產線全部停產。本來就已經老齡化的產業,工人們只能改行去種地,可惜,因為沒有油農機也開不起來。而中國這邊,會因為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而幾乎不受影響,強大的工業能力,會讓損失的艦船像下餃子一樣的補充上來。至于所謂的其他列強的干涉,不會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美日安保條約》寫的漂亮,但美國下場的可能性并不大。自私的美國佬不會為日本人火中取栗,以美國人的一貫作風,真打起來估計只會大肆的給日本人賣武器,從中獲取暴利。四、總結說到底,日本人其實心里明鏡一樣。知道不可能單獨跟中國開戰,真的開戰,他們現在是必敗無疑!但網上又為什么會出現那些狂言呢?其實這還是那些極右翼政客的轉移矛盾的把戲罷了。日本如今經濟衰退,國家失去活力。
政客們為了拉取選票,只能鼓吹一些激進言論。哪個國家都會有憤青,經這些別有用心的政客一鼓動,就站出來大放厥詞了。但其實日本人不知道,這些人的決策恰恰正中中國人的下懷。甲午中日海戰和抗日戰爭的兩個大仇尚未得報,無數中國人都想著馬踏東京!就像網上說的那句話,收復臺灣,終究是手足同胞,我們或許還會猶豫。打日本,哪個中國人能拒絕族譜單開一頁的誘惑!參考資料:1.林劍:中方堅決反對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老調重彈炒作“中國威脅”外交部2.日本把中國定位為“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到底誰才危險?共青團中央2022-12-193.日本叫囂把中國納入“反擊”目標北約意欲“版圖”再擴俄羅斯又將如何反制?澎湃新聞4.大放厥詞!日退將竟妄言中國2045年"入侵"日本環球時報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