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魯迅回故鄉千年運河映文心大運河
作者: 小吳 2025-06-23 16:20:00
閱讀(30)
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右二)、浙江圖書館副館長謝貝妮(左二)為運河長卷鈐印并合影“大運河文化閱讀行”城市漫游團隊在紹興八字橋上大小讀者逛運河主題文化市集“大運河文化閱讀行”城市漫游團隊聆聽題扇橋得名緣由青衫剪影浮現于古運河畔,金石之音穿透歲月長河。6月21日,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開啟新十年之際,大運河沿線八省圖書館共同啟動第二屆“2025大運河文化閱讀行”活動。首站活動在浙江紹興舉辦,以“文心映水越韻千年”為主題,由首都圖書館、浙江圖書館、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紹興市文旅集團主辦,紹興圖書館承辦,北京青年報協辦,通過名家文化座談、沉浸式城市漫游、鈐印大運河長卷、全民閱讀共創等四大維度,譜寫運河文化傳承創新的當代樂章。當天的活動吸引了300余名讀者線下參與,并經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以及兩地文旅機構等眾多新媒體端口直播,共計125.2萬人次觀眾實時線上觀看。思想盛宴解碼文人筆下的大運河紹興所擁的浙東運河是中國大運河體系通江達海的東南端樞紐,也接續著千年文脈。紹興作為2025“大運河文化閱讀行”首站,不僅讓123年歷史的紹興圖書館和112年歷史的首都圖書館在運河水畔互聯互通,更牽出魯迅先生與圖書館那深厚的“舟楫載道”之情。當天下午,“文心映水越韻千年——紹興大運河的千年文脈”文化座談上,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志清深情回顧了魯迅先生與中國現代圖書館事業的不解之緣。魯迅積極參與創建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及其分館、通俗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前身),并以其赤子之心,搶救《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國寶級文獻,是中國圖書館事業重要的奠基者和推動者。張志清還現場請出了紹興圖書館館藏的三種古籍:魯迅先生1914年自費刻印的《會稽郡故書雜集》是研究古代會稽歷史、人物和風俗的重要文獻資料。《古越藏書樓書目》《古越藏書樓章程》是研究紹興圖書館的前身古越藏書樓的重要文獻,它們印證了古越藏書樓作為中國第一座公共藏書樓,以“存古開新”為宗旨,將“私人藏書”變為“萬人之書”的開創性壯舉。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紹興文理學院高等人文研究院執行院長何俊杰表示,魯迅先生不僅屬于紹興、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迄今為止,紹興已通過“大師對話——魯迅與世界文豪”活動與雨果、托爾斯泰等11個國家的11位文學巨匠所在城市進行深入交流,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典范。“魯迅回家”穿越時空展開靈魂對話座談的高潮無疑是“魯迅回家”環節。在全場屏息期待中,融合了魯迅先生思想精髓、人格特質與語言風格的“AI魯迅”形象,首次以數字生命的形式重歸故鄉。首都圖書館構建的這位文化巨匠的數字化身,并非簡單的虛擬形象,而是深度學習了魯迅的全部著作、研究文獻和歷史資料,在數字世界中最大程度還原魯迅精神形象。在過去一年半里,“AI魯迅”作為首都圖書館北京城市圖書館元宇宙體驗館的“特殊館員”,一直在接待讀者。此次活動現場,現場嘉賓向“AI魯迅”拋出了精心設計的問題:“紹興街頭到處都是您的二次元形象,您作何感想?”“您的作品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您認為怎樣的傳播才能實現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您在創作《狂人日記》和抄寫碑文整理金石這兩項工作間,有什么理念上的沖突嗎?”“AI魯迅”的回答既保留了其標志性的深刻與犀利,又充滿了對故鄉巨變的感慨與期許。談及自己的二次元形象,他言語間頗多欣慰,“二次元世界中的我,仿佛跨越時空,與年輕心靈對話,這既是認可,也是對我文字力量的一種延續。”論及同時進行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頻繁切換“腦頻道”,他說:“看似無關,實則皆為我借古鑒今,以史為鑒,為現實社會投射一縷清光。”在解析創作之道時,他帶著深沉的鄉愁:“風土人情既是記憶中的溫暖,又是變遷中的愁緒。”當“AI魯迅”回到紹興之時,他在元宇宙世界的分身,也繼續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與讀者們對話。這場跨時空對話,不僅展現了科技的魅力,更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文脈續傳儀式,生動詮釋了紹興“膽劍精神”在數字時代的嶄新內涵。“魯迅回家”引起強烈反響,紹興文理學院將把“AI魯迅”迎回校園,更多本地對話的內容訓練將讓“AI魯迅”更豐富、更回歸本真。全民共創做一天“運河文化體驗官”當文化探討的余音還在座談現場回蕩,一場更為鮮活的運河文化盛宴已在古城紹興鋪陳開來,帶來可看、可玩、可參與的全民“嘉年華”。以“行走閱讀”為引的城市漫游、匯聚匠心的非遺文化市集、激發全民創意的大運河短視頻大賽,共同繪制出一幅解讀千年運河的立體文化圖景,參與者可自由選擇參與方式,做一天“運河文化體驗官”。紹興市文史專家、知名領讀人朱越民,帶領參與者探索魯迅故里、漫步八字橋、船行古越藏書樓,用腳步丈量、用身心感受著運河賦予這座古城的獨特氣質——一種融合了堅韌、靈動與深厚書卷氣的“水土之魂”。與座談會同期舉辦的運河主題文化市集,展示了來自首都圖書館、中國古建筑博物館等機構的眾多京味文創品。沉浸式工坊更提供了古籍再造、雕版拓印的沉浸式體驗,讓墨香浸潤指尖,把千年運河的智慧“印”回家。同時,為鼓勵全民尤其是年輕人深度參與運河文化傳播,本次閱讀行活動還特別推出“印象運河,由你發聲”短視頻大賽。大賽將古老的運河文脈交給年輕的聲線,用鏡頭語言和創意表達為運河文化注入青春的心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共創共享。“2025大運河文化閱讀行”首站紹興,通過“鑒古知今,知今通古”的方式解讀運河文化,讓古老的技藝煥發時尚光彩,也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了成為運河文化“講述者”的機會。下一站,大運河文化閱讀行將駛向歷史悠久的江蘇淮安,繼續以書香為伴,以腳步丈量,探尋這條文明長河的不朽魅力。文/本報記者肖揚統籌/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