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第三位創(chuàng)始人:12天放棄10%股份,如今錯失3000億!他不后悔雅達利
作者: 小孫 2025-06-25 21:55:26
閱讀(91)
第三位創(chuàng)始人:12天放棄10%股份,如今錯失3000億!他不后悔2025-06-2512:51·Eco瑞峰說財富說起蘋果公司,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1976年蘋果剛成立的時候,還有一位叫羅納德?韋恩的中年人,曾是公司的第三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不過他只待了12天,就把手里10%的股份以800美元賣掉了。現在蘋果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當初那10%的股份要是留到現在,至少值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美元。這事兒聽起來特別戲劇性,也讓人們忍不住琢磨:他當年為啥要退出?現在會不會后悔呢?中年人的短暫創(chuàng)業(yè):41歲加入蘋果當"管家"1976年,喬布斯21歲,沃茲尼亞克26歲,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41歲的韋恩在雅達利公司上班,是喬布斯的朋友。
那時候喬布斯想把沃茲尼亞克設計的AppleI電腦變成生意,可他倆都是搞技術和銷售的,對簽合同、分股權這些事兒一竅不通,就拉來有工作經驗的韋恩幫忙。韋恩在團隊里就像個"管家",負責起草公司章程,把股權分好了: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各拿45%,自己拿10%。這在當時挺合理——喬布斯跑市場,沃茲尼亞克搞技術,韋恩管管理和法律事務。1976年4月1日,三個人正式簽了協(xié)議,蘋果公司就算成立了。可剛過了12天,韋恩就不干了。原來喬布斯接了ByteShop的15000美元訂單,要生產50臺電腦,但他倆根本沒錢啟動。韋恩看著這倆年輕人激情滿滿卻兜里沒錢,心里直發(fā)慌。退出的兩大原因:怕賠錢,也怕沒前途韋恩退出不是一時頭腦發(fā)熱,有兩個實在的原因。第一是怕?lián)L險。他當時有房有車,還有存款,過著穩(wěn)定的小日子。可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幾乎是"無產者",輸得起,他輸不起啊。他后來回憶說:"要是還不上那15000美元,我作為有資產的人,肯定得跟著倒霉。"這種對風險的擔心,讓他在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就想"剎車"。第二是覺得自己沒發(fā)展。面對兩個年輕又有才華的伙伴,韋恩有點格格不入。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是典型的"車庫創(chuàng)業(yè)者",喜歡打破規(guī)則,可韋恩習慣了按規(guī)矩上班。他預感到自己以后可能會很尷尬:既當不了像喬布斯那樣的領導者,也做不成像沃茲尼亞克那樣的技術核心,弄不好就只能天天處理文件,一輩子沒出頭之日。他說:"我站在兩個巨人影子里,知道自己搞不了獨立項目,與其以后被困住,不如現在就離開。"1976年4月12日,韋恩簽了退出協(xié)議,先拿800美元賣了股份,后來又拿1500美元放棄了所有索賠,徹底和蘋果說再見。當時他覺得這是及時止損的明智選擇,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錯過了科技史上最大的財富機會之一。錯失千億財富后:他說"穩(wěn)定比錢重要"如果韋恩的10%股份留到現在,按蘋果3萬億美元市值算,至少值3000億美元。就算后來公司融資上市,股份被稀釋,也能值750億美元以上,妥妥的全球富豪。但現在的韋恩,只是個靠出租房子和領社保生活的普通老人。可他對當年的決定挺淡然,多次說不后悔:"我知道自己想要啥樣的生活,穩(wěn)定對我來說更重要。"他覺得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的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蘋果早期也經歷了很多危機,自己退出是對風險的合理躲避。而且以他的性格和工作習慣,就算留在蘋果,也不一定能適應后來的風風雨雨。"每個選擇都有代價,我接受自己的選擇,現在的生活挺好,沒大富大貴,但也沒餓過肚子。"如今91歲的韋恩,住在加州的普通房子里,偶爾接受采訪時,會聊聊那段短暫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他的故事成了創(chuàng)業(yè)者常討論的話題:當風險和穩(wěn)定擺在面前,該怎么選?其實沒什么標準答案,適合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否韋恩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各種可能。他的退出,看著像是錯過了巨額財富,可也避免了可能的血本無歸;放棄了可能的輝煌,卻換來了自己想要的安穩(wěn)生活。在財富神話面前,他的平淡反而讓人覺得可貴——人生的價值,從來不是只看有多少錢。回頭看這段歷史,與其說這是個"錯失財富"的遺憾故事,不如說是個關于"選擇"的真實故事。它告訴我們,每個決定都是當時環(huán)境和個人情況的結果,沒有上帝視角的完美選擇。重要的是,選了之后能坦然接受結果,過好自己的日子。這,可能比財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