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得不真實,文脈君恍恍惚惚地,就想到《紅樓夢》寫在第一回那六個大字:“一日,炎夏永晝。”翻開書頁,熱浪就撲到讀者臉上:甄士隱書卷一拋,昏昏入夢。大觀園里的貴人們更慘,綾羅裹身、珠翠壓頭,三伏天里全靠一碗碗“神仙水”吊著仙氣。您猜怎么著?有人扒著書頁數過,整部《紅樓夢》里“茶”字蹦跶了1520次,寫茶道的場面足足279處。老祖宗們的消暑智慧,早被曹公寫透了!小孩子才喝“酸梅湯”大人只喝這個……哪有小孩子不喜歡酸梅湯的,賈寶玉也不例外。
話說這一天,他挨了頓胖揍,趴在炕上嚷著要喝酸梅湯。
襲人一擺手:使不得!這玩意兒收斂,熱毒瘀心里可了不得!糖腌玫瑰鹵子?這位爺早喝膩了。莫衷一是之際,王夫人掩面一笑,摸出兩個拇指大的玻璃瓶——螺絲銀蓋,鵝黃箋,一瓶“木樨清露”,一瓶“玫瑰清露”。就這小玩意兒,王夫人還特意囑咐:一碗水挑一茶匙兒,香得能勾魂!木樨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桂花,辛溫,制成桂花露之后,氣香,明目疏肝,是一味溫肺化飲,散寒止痛的良藥。
玫瑰露味甘微苦,入肝、脾經,擅長理氣解郁、和血散瘀。明代《食物本草》稱其“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清代顧祿《桐橋倚棹錄》云:“治肝胃氣,則有玫瑰花露;疏肝牙痛,早桂花露。”可見王夫人沒有吹牛,有了這兩樣瓊漿玉液,還要什么酸梅湯。“秦淮八艷”中的董小宛擅制玫瑰露,將其作為“醒酒妙品”,《江蘇地方文獻志》中就有關于董小宛的記載。林妹妹已熱哭?不怕,一杯解暑湯的事原書第二十九回,黛玉中暑,那個年代沒有藿香正氣水,所幸還有香薷飲解暑湯。“頓頓頓”灌下肚,馬上滿血復活。“哇哇哇”一頓吐,結果又不行了。為啥?還不是賈寶玉氣的,又是找茬吵架,又是揚言砸玉,黛玉一受刺激,剛喝下去的香薷飲全吐了:"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寶玉見了這般,又開始后悔不該和黛玉較真,不自覺也滴下淚來。
哭,哭有什么用,要文脈君說,還不趕緊再弄一杯來!作為宋代官方認證解暑湯,香薷發汗、厚樸理氣,被李時珍親封為“暑病首藥”。況且,它的味道真不賴:香薷辛香似雨后揉碎青蒿,厚樸微苦如新削檀木皮,偏被白扁豆的甘甜穩穩托住。滾燙時猛啜一口,熱汗“唰”地從毛孔里鉆出來,喉頭卻像含了片冰鎮甘草,從舌根洇開清凌凌的回甘。最妙是冰鎮著喝,恍惚有梅子腌在竹葉青里的鮮冽,只需一口,胸口淤堵的燥熱被這股清流“嘩啦”沖散。牛奶酒釀“冰酥酪”古法冰鎮“湃果子”現在人喝杯奶茶還知道要加奶加湯加雪頂,椰果芋泥小珍珠,大觀園里又豈會沒有!冰鎮水果當然最冰飲,記得第三十一回,晴雯笑盈盈對寶玉說:“剛才鴛鴦送了好些果子來,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她們打發你吃。”這個“湃”字暗藏玄機:井水浸漬,冰鎮降溫。還有《紅樓夢》第十九回,襲人告假回家,寶玉特地為她留了一碗“冰酥酪”,冷藏酒釀牛奶,加入茉莉或桂花調香增味沒承想,乳母李嬤嬤誤以為是留給她的,正端起欲吃之際,晴雯攔住,好生發了一通脾氣。這也不能怪人家李嬤嬤,這么熱的天,“冰淇淋”當前,有誰能抵御誘惑。
曹雪芹那會兒就有冰淇淋了?嗯吶,豈止,唐代甚至更早就有了。還記得唐代的章懷太子李賢嗎,不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子生前愛吃點啥,畫師有心地在墓穴里畫了兩大盆冰淇淋。對,唐朝人吃冰淇淋論盆。這種叫“酥山”的點心,以冰為底,蓋滿奶油酥油,裝點上花花草草,與今天的冰淇淋如出一轍。如果不怕麻煩,還有一種極品吃法:把奶酪凍定型后,雕刻、彩繪、擺盤。這就叫“玉露團”。
如果說“雪糕刺客”也講論資排輩,這玉露團來頭之大、名氣之大,無出其右。因為,它出自千古名宴“燒尾宴”。《江蘇文庫·精華編》之《甌北集》中,大詩人趙翼寫下了不少吃冰喝冷飲的名句:“為賣酸漿冰齒牙”“辣玉甜冰常饌足”“不是甜冰是甜雪”……賈府茶單大揭秘穿越時空的清涼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紅樓夢》寫茶豈止千次,妥妥“茶癡宇宙”。
說句不夸張的話,這里面的冰飲花活,可比今天的奶茶店野多了!喝茶可以很養生:賈母夜宵拒甜粥,獨寵杏仁茶潤肺消積;寶玉怕積食?襲人立捧“女兒茶”。喝茶也可以很文藝:黛玉給讀書歸來的寶玉特沏龍井,“二爺如今念書了,比不得里頭”。才女的心思全在茶里!喝茶可以喝得很“實在”:劉姥姥在櫳翠庵,自然地接過賈母喝剩下的半杯老君眉,爽快地一飲而盡。
喝茶可以喝得很“玄學”:妙玉為寶黛煮“體己茶”,取五年前梅花雪水,配“點犀?”“瓟斝”古器。一句“一杯為品,二杯是解渴蠢物”,直接把飲品喝成行為藝術。三伏天嘬冰飲時,杯中晃動的何止是冰塊?那是木樨清露在鵝黃箋瓶里的流光,是水晶缸湃果子凝結的水珠,更是妙玉掌中雪水烹茶的輕煙。當我們在里奶茶杯里找片刻清涼,大觀園貴族早把消暑活成詩意日常。所謂“續命神器”,不過是人類與炎夏亙古的溫柔對峙。文|現代快報/現代+記者王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