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采訪·英雄未老】百歲巾幗守護電波密碼,聽八路軍無線電報務員回憶烽火青春冷凍水餃

作者: 小鄭 2025-07-01 18:49:23
閱讀(55)
【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李迅典余佳茵】“國家強大了,中國人民勝利了,我今年一百歲嘍!”出生于1925年的杜蘭英今年100歲。早年間先是參加地下黨游擊隊遞送情報,后分別在晉察冀二分區電臺、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電臺做報務員。當時使用瀏覽器版本過低,請升級解放后,杜蘭英在郵電部門工作,后在中國聯通離休,2025年5月,《環球時報》記者來到了杜蘭英位于珠海的家中,面對鏡頭,老人回憶起了8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往事。杜蘭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是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出生的,那時候叫綏遠省(今內蒙古中西部)。大約4歲時綏遠地區接連發生天災,人把樹皮都吃光了,爸爸怕我餓死,就把我和母親還有哥哥一起托付給了山西的養父。來到山西后,家里雖然也不富裕,但多少能學點文化,我認了漢字,學了加減乘除,還會背九九乘法表,日子清貧,但不至于討吃要飯了,也算是過上了相對平靜的生活。”杜蘭英介紹稱,這樣平靜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多久。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鐵蹄踐踏華夏大地,山西也未能幸免,為了阻止日軍進攻,八路軍在山西平型關重挫日軍坂原師團,其后中國軍隊在山西崞縣和忻縣交界處的忻口一線組織了一次大型阻擊戰役,村背面的山脈成為了忻口戰役阻擊陣地的一部分,戰爭的陰霾籠罩了這片土地。“我12歲那年,日本人喪盡天良,他們一個村一個村的屠殺老百姓。和我一起逃難過來的親哥哥因為參加地下工作被日本人抓住,我親眼看著他被捆在樹上,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刺死了。和我一起的小姐妹也被日本兵的槍彈從后腰打進去,腸子都流出來了……日本人為了震懾村民,在槍斃共產黨員的時候還抓了很多人,其中就有我的養父,日本兵把他們綁起來和被槍斃的共產黨員跪在一起,警告百姓不許再為共產黨抗日出力(俗稱‘陪樁’)。慘啊!我們恨死日本人了!”杜蘭英提高了音量對記者說道。從那時起,怒火在杜蘭英年輕的心中燃燒。1941年,年僅16歲的她就帶著國仇家恨開始了地下抗日救亡的工作。“我那時個頭小,很少被日本兵注意,我就幫著為地下黨游擊隊遞送情報,我把寫有情報的紙條信件縫在衣襟里,按照要求送到指定的地下交通員手里,每一次都能圓滿地完成任務。”杜蘭英稱,“大概傳遞了一年的時間,我屢次向組織提出參加八路軍的請求,組織上看我機靈、勇敢又能圓滿完成任務,就把我編成了預備黨員,和我一起的有6個人,只有我一個女娃娃,然后我們就被帶著去了根據地。”“在分配任務時,有人提議讓我去當文工團員,有的說去當衛生員,后來考慮到我是預備黨員,而且入伍前已參加了多次革命工作,政治條件好,還能識數認字,就把我送到報訓隊學習無線電報務了。毛主席稱我們為‘千里眼,順風耳’。”杜蘭英自豪地對記者說道。據介紹,學習期間她憑借聰明的才智和堅韌的毅力,迅速掌握了報務所需的關鍵技能。經過嚴格訓練后,于1944年被分配到晉察冀二分區電臺擔任報務員,后因發報技術好,被抽調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電臺做報務員。晉察冀軍區在當時是八路軍所屬在華北的重要抗日武裝力量,她就這樣開始了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電臺工作。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到處設立據點,在這種環境下,我軍多采用分散活動游擊作戰的方針,指揮機關與作戰部隊之間的距離都很遠,有線通信和徒步通信基本不能適應這種情況。無線電通信就成為當時遠距離快速通信和指揮部隊的唯一手段,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報主要靠電報。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電臺,杜蘭英每天都要接收和發送大量電報,這些電報或關乎前線的戰斗部署,或涉及后方的物資調配,或傳遞著軍民的抗戰決心。“起初收報機是三個真空管的再生機,發報機是單管‘哈特萊’,木頭殼,功率小,收信機干電池也很缺乏,電量快耗盡時收聽到的信號比蚊子聲音還小,附近有狗叫、雞叫都會受到干擾,聽不清楚,因為山里沒有市電,發報全靠搖機員手搖馬達發電,條件非常艱苦。”杜蘭英對記者說道。杜蘭英稱,那時電臺每天都有大量的電報需要收發,報務員們夜以繼日地收發大量緊急加急特級電報,機器從不停歇。一方面上級對電臺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到迅速、準確、保密和不間斷。另一方面,客觀條件很差。行軍作戰時報務員很難得到休息,有時電臺跟隨部隊長行軍,一夜之間行程百余里;有時急行軍,穿越敵多道封鎖線、鐵路、公路、過大河、爬大山,到達宿營地后,部隊可以休息,而電臺卻要抓緊時間架設電臺,收發電報。當時戰斗十分頻繁,有時一天幾次戰斗。除主動打擊敵人外,敵人經常對我進行突襲、合擊。“雖然艱苦,但我們那時都認為,每一次敲擊電鍵,都可能是為勝利增添一份力量。為了確保電報能夠及時、準確傳遞,戰友們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分晝夜地堅守在電臺前,數字1是嘀噠,2是嘀嘀噠,3是嘀嘀嘀噠噠......”說著,杜蘭英生動地演示了起來,雖然已百歲高齡,但那段烽火歲月的記憶卻從未在她的腦海中褪色。“國家強大了,中國人民勝利了,我今年,一百歲嘍!”杜蘭英的笑容在皺紋間漾開。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記得1945年日本投降的時候,大家跳起來歡呼,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我還扭秧歌來著呢!”在采訪結束時,杜蘭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戰爭是非常殘酷的,生在和平年代,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