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思政,鑄魂育人”為主題的北京市通州區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在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舉辦。會上,通州區教委為28家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創新改革基地校聘請了思政副校長,同時發布了“運河思政”品牌標識、通州區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網絡資源數字平臺。首批聘請28位中小學思政副校長記者了解到,2024年3月,通州區成為北京市首批5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試驗區之一。2024年4月,通州區掛牌了首批18所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基地校。2024年12月,北京市大中小學“運河思政”一體化區域創新示范聯合體成立。通州區依托地域資源,在北京物資學院等高校的支持下,全力建設“運河思政”教育品牌。會上,運河小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等10所學校掛牌成為第二批通州區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基地校。
至此,通州區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基地校達到28所。為促進基地校的創新改革,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州區為每所基地校聘任了一位思政副校長,由來自北京多所高校的領導、專家、學者擔任?!斑\河精神是鹽,思政課如鹽入水,課程思政如菜入鹽水而成營養豐富的菜品,日常思政便是師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蓖ㄖ輩^教師研修中心實驗學校思政副校長、北京物資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懿表示,在“運河思政”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大中小學縱向銜接,強化思政課、課程思政與日常思政的協同,使教育有趣、有用、有味,讓學生有體驗感、獲得感和成就感。展示“運河思政”改革創新成果“運河上的橋像彩虹一樣漂亮,能不能讓六環外的橋也這么漂亮?”現場,北京學校、北京物資學院師生展示了“QIAOJIAN·運河——瞧見橋建橋見”課程,展現了縱向大中小學貫通、橫向跨學科融通的“運河思政”品牌課程創新成果。
潞河中學教育集團、中國農業大學教師代表展開沙龍對話,分享了以“運河文化+學科融合”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創新實踐。來自北京物資學院的大學生與通州區中小學生聯袂演繹了《運河號子新編》。
通州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劉青松介紹,圍繞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通州區建立健全一體化工作機制、制度體系、協同機制、培養機制;構建起“思政+”課程體系,涌現出“QIAOJIAN·運河——瞧見橋建橋見”等一批“運河思政”金課;組織學生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永樂店鎮西槐莊村科技小院等實踐基地開展場景化、沉浸式活動,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鏈接;實施運河少年陽光培育工程,常態化推進“運河小林長”“運河小工匠”等“運河小菁英”系列品牌活動,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實踐育人品牌矩陣。發布思政一體化網絡資源平臺當天,通州區還發布了“運河思政”品牌標識、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網絡資源數字平臺。該平臺運用數字技術,設置“運河遺跡導覽”“思政基地導覽”“思政課程導覽”三大部分,目前已開發思政課500余節,為區域各學校提供了豐富的思政課素材。為促進多主體協同共育,實現機制、資源、隊伍上的橫向鏈接,會上,通州區正式成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未來,通州區將不斷深化“大中小學一體化”縱向貫通、“教聯體”育人橫向協同的機制,鼓勵支持各基地校探索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及時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通州經驗”,形成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思政教育新范式。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的大中小學“運河思政”一體化改革創新實踐是北京市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生動縮影和成功典范,為首都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寶貴的“通州方案”。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北京市將始終堅持首善標準,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全面提升首都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工作水平。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modedunews)”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文字:張娜通州區教委供圖編輯:蘇珊校對:付磊審核:張秋穎終審:冉陽郝彬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